搬家整理和居家整理有何不同?
接下来我们进入主题,从本质上讲,
居家整理要解决的是
优化、便利性和美化的问题,
搬家整理要解决的是
安全性、效率及便利性问题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,因为这两种服务的场景是完全不同的。
1、心态不同
居家整理时,客户的心态比较安稳,带有一些期许,期待着你带来不一样的体验(有点像观众欣赏魔术师表演时,见证奇迹的时刻),同时还希望能学会一项新技能。
而搬家时则完全不同。首先,搬家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(比如毕业了,换工作了,情侣分手了,买房子了,结婚了,卖房子了),客户是处在一个告别过去,开启新生活的转折点。其次,搬家是一个很“重”,很”繁杂”的任务。客户在现场感会有些慌乱,一屋子的东西要全部搬走,有点像在战场。有过搬家经验的朋友,一般都会有这种体验,所以搬家的感受就是劳心劳力,甚至像脱了一层皮。
我们有个美女客户,曾经在朋友圈决绝的晒出:“这一年要么在打包搬家,要么在打包搬家的路上。。。以后再也不搬家了!!”。大家自行体会下。
2、与主人的关系定位上不同
居家整理师与主人的关系更像咨询师,关系较为平等。整理师可以为主人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指导,帮助主人建立一个新的整理收纳理念,在丢弃物品环节还能起到心理支持的角色。整理师在整理物品时,通过手把手的示范,讲解如何整理及收纳物品,从而帮助主人掌握一项新技能。
搬家整理师在服务时,(在整理打包阶段)有点像家政工作人员,但比通常的家政人员在物品整理和打包装箱上更具专业性,以确保效率和安全性的要求。比如,在搬书上,我们服务过这么多客户,竟然发现绝大部分客户都不知道搬书要用小纸箱!爱书的你,知道搬书的正确姿势吗?。
但在开箱复原上,搬家整理师的角色很像居家整理师,可以为客户提供整理优化的系列服务。
总体来说,搬家整理师承担的角色是对主人繁重工作的协助者,以完成任务为导向。
3、工作内容不同
居家整理侧重在整理,以人为本,把物品重新规划,分类,有些物品进行丢弃,然后按照取用方便的原则,从美学、人体工程学的角度,进行重新摆放、收纳。
在无法对房屋布置做大的改动的情况下,尽量优化房屋的功能使用,使得生活更加便利,从而打造一个舒适美观的居家环境、不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、甚至提升幸福感。
优秀的整理师可以提供*适合主人生活习惯的整理收纳法。比如,家有二宝的全职太太,她的生活重心在于抚育小孩,物品的重点是食物、玩具、儿童衣物。研究太太的起居动线是做好整理收纳的基础。
更高段位的整理师,掌握心理学知识,能够帮助客户梳理自己的心理意识,帮助客户更好的认识自己,给自己做恰当的定位,协助客户作决定。根据客户的当下心理状态,给出一个合适的整理收纳方案。
总体而言,居家整理对客户来说是一种修炼,整理师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纳为:帮助客户建立起自己的整理收纳习惯和思维方式。
搬家整理则侧重在打包。**的、安全的将客户物品进行分类整理打包,体现的是一种专业性。
安全性。比如如何对红酒、瓷器、电脑、字画做好防护。对易碎物品、贵重物品的整理打包,需要采用专业工具,或者采取专业的打包防护。
经济性。以*经济的包装材料,进行合理的打包,在满足安全性的要求下,尽可能利用好箱子的空间,从而为客户节约运输成本。
时间性。搬家整理还需要考虑时间的因素,以*少的时间来安全的打包物品,要按照客户的要求时间完成搬离旧址。
便利性。另外,要考虑到新家后要便于复原工作,这是一个便利性要求。如果是客户自己复原,还要让客户方便找到物品,所以需要在纸箱外注明物品,或者张贴不同的黏贴纸进行分类。
总而言之,搬家整理是一项任务,讲究的是有序,安全,**。
4、应对突发状况
相对来说,居家整理的突发状况较少。比较常见的情况是,客户对是否需要丢弃的物品犹豫不决;还有就是家庭成员在整理过程中出现异议,在这点上,上门之前需做好充分沟通,取得其他家庭成员的理解和支持。
而对搬家整理而言,出现突发状况的几率就比较多了。有时客户家会突然多出了好多东西,或者客户又有新的要求(比如客户临时要求把儿童玩具要进行分类摆放,既有按照不同主体的,也有按照整体玩具和配件分类的,对有些整理师来说,有些玩具都没见过,往往会感到有点懵)。
所以搬家整理很考验整理师的应变能力,除了根据经验对物品进行妥善处理,同时还要善于体会主人的情绪,了解主人的关注点在哪里,否则就会出现工作氛围关系紧张,主人不满意的现象。在这点上,搬家整理师的情商并不比居家整理师要求低。
以上就是我的一点分享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。